• 1
  • 2
  • 3
  • 4

课题组活动记录表6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06 点击数:

f81de61da2e2418cb2651afe2ee86670.Png


课题组活动记录表

课题组

名称

大概念视域下初中音乐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东沙湖实验中学

应到人数

5

实到人数

5

参加人员

刘轩甫、范楷、刘虎成、顾芸帆、武沐阳

活   动   内   容

、本次活动讨论主题

本次活动围绕如何优化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结构进行研讨,本次探讨基于团队成员通过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对相关文献的广泛检索,每位教师分别针对大单元教学结构分析自己独特的观点。

二、参与人员

东沙湖实验中学音乐教研组五位成员:刘轩甫、范楷、刘虎成、顾芸帆、武沐阳

、研究组成员分享内容

1、刘轩甫老师与成员们介绍了在开展大单元教学之初,教师的首要工作便是分析教材,知晓教材设置有哪些篇目、篇目之间有何关联,从而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有效整合。
   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设想哪些知识存在理解难度、哪些知识只需要了解即可、哪些知识需要重点掌握等。只有这样,教师才可做到对教材内容的有效分析,为实施大单元教学打好基础。

 

 

2、范楷老师认为在完成对单元内容的分析后,教师需要合理设置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的方向保证,是学生掌握单元核心知识的指引。单元教学目标应包括学生应掌握的具体音乐知识(如理解歌词、分析旋律、情感体验等)、应获得的音乐能力(如演唱能力、鉴赏能力、演奏能力等)、应形成的观念意识等内容。

3、刘虎成老师表示教师需要抓住单元音乐间的关联性,保证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掌握。同时,教师还需要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合作讨论、自由练习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音乐在此基础上,课堂探究活动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故而,教师需要找准教学切入点设计探究活动。

4、顾芸帆老师认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适应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学会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微课、智能黑板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运用。例如,教师可将微课运用在课前预习与课后总结阶段,将多媒体课件运用在课堂教学阶段。这样既可以保证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效融合,又能够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5、武沐阳老师认为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检验大单元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自评互评、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成果。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持续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进步,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音乐学习。

 

 

 

 

东沙湖实验中学教科室  

 

【字体: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