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 聚焦新教材 蓄能共成长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学段(6-7年级)美术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专题培训活动
一年好景金秋月,正是深耕教研时。为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要求落实到新教材课堂教学中,促进园区一线教师专业成长,2024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学段(6-7年级)美术大单元教学展示暨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专题培训活动于10月16日在东沙湖实验中学顺利举行。园区美术教研员沈兰老师、兼职教研员李伟老师及各学校美术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真研实探大单元,扎根教学促提升。东沙湖实验中学张权老师执教的《校园的光影》以“创编校园微电影”为任务驱动,从“镜头语言研习社”到“创意影像工作坊”,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撰写并优化微电影分镜头脚本,感受不同光影下的景物带来的情感氛围。结合校园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实践活动中逐步增强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
课程结束后,张权老师对本次大单元课程予以解读和分析。本课程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美术新教材中的《校园的光影》一课进行设计。课程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探究校园生活的前提下编撰微电影脚本,用镜头记录光影的变化,融合跨学科知识对拍摄的视频开展后期剪辑工作,最终实现增强学生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能力这一育人目标。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各位教师十分珍视此次交流机会,在沈兰的带领下,大家纷纷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区骨干教师严宏达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研究新教材时的心得。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探索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的新方法、新策略。
讨论结束后,沈兰及各位区骨干教师对本次展示课进行了集中研讨。李伟肯定了张权老师的课堂设计并提出建议。他指出张权老师教学风格亲切、勇于创新,强调注重课堂评价细节以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来优化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接着李伟从四个部分解读新教材概况,助力美术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学理念与方法。还以七年级上册《中国字 中国印》为例,用浅易的语言、图示和案例探讨新课标、新教材下的课堂教学导向与实践。
在教研员沈兰老师的带领下,在场美术教师共同学习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秦华教授的《指向核心素养养成的美术课程设计——兼论项目化教学》主题讲座。秦华教授结合课程案例,分析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强调日常生活化情境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使其能用美术视角看世界。
沈兰对相关活动作出总结并传达园区教育局会议精神,表示智慧教育的核心场域在于智慧课堂。在智慧课堂之中,教师需要合理地从主导地位上“退”出来,要避免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应当积极地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价值,例如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借助智能交互设备增强教学互动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深度的对话交流,达成知识的有效生成与构建。
本次活动促进了园区美术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全面理解。行者无疆,恒以致远;思者无涯,常葆新颖。在未来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将继续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聚焦新教材,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深研理论,落地课堂,为美术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李欣雨
一审一校:刘鲲
二审二校:赵敏霞
三审三校:李琼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