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多彩教研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管理>多彩教研

清韵匠心传文脉 智教融合育新苗
——记沙湖“优智讲堂”系列活动之语文篇

作者:教务处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1 点击数:

为深化“学为中心·素养导向”课堂改革,推动传统文化与教学创新深度融合,2025年4月9日,东沙湖实验中学全体教师齐聚钟南报告厅,开展“优智讲堂”语文教学展示活动本次授课由语文组孙静老师主讲

01 课堂瞬间

孙静老师以“罗田岩探秘”为情境主线,设计四重任务贯穿《爱莲说》教学

读文,品骈散之美:学生化身“北宋文人”,诵读文本,对比骈散句式韵律,感知文言魅力;

品莲,赏莲花之韵:解码“中通外直”等意象,剖析莲与君子的隐喻关联;

悟莲,感君子之风:辩论菊、牡丹、莲的志趣差异,探讨“莲式品格”的当代价值AI对话周敦颐,连线让其自己讲述个人境遇

比读,析人格之美:勾连《陋室铭》群文互鉴,学生讨论刘禹锡和周敦颐心目中的君子有何异同,实现传统精神与现代价值的共鸣。

课堂以任务驱动思维进阶,技术赋能文化体悟,让学生在沉浸式探秘中完成从文言解码到文化传承的跨越。

 

02 评课掠影

本次评课环节采取随机抽评和同组评课的模式。

随机抽取环节,物理组的王婷婷老师进行了评课。

王老师认为,本节课将科学思维融入文学鉴赏,如通过莲的植物特性类比君子品性,体现了文理共通的逻辑之美。

同组评课环节,朱树楷老师从学科专业角度出发,认为本节课情境建构精巧、任务设计有梯度、文化体悟深刻,肯定了本节课的学科素养。同时,他提出,可以设计更多形式的朗读,例如可以增加教师范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古文韵律之美。最后,朱老师以诗寄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最后,李琼校长对本次讲堂作出了指导。李校长在评课中提出双重视角评课:首先要立足学生视角,强调了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学生的真实获得,教师需将文言难点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的成长养分;其次,倡导深挖学科融合,“文史本同源”,正是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融之中,人类文明才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为知识的传递与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课程结束后,李琼校长为孙静老师颁发了公开课荣誉证书。

守文言薪火,传君子之风;秉匠心育人,绽智教之花。东沙湖实验中学将持续以“优智讲堂”为平台,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路径,引领师生在经典的浸润中厚植文化底蕴,于时代的浪潮中书写育人新篇。

 

撰稿:程悦

一审一校:陈周伟

二审二校:刘鲲

三审三校:赵敏霞

【字体: 【打印文章】